行情订阅

您是从 www.google.cn 搜索 三氧化二锑 来到这里。本站关注 三氧化二锑行情与技术,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如果行情对您的工作有帮助,建议您订阅本博客的 AddThis Feed Button

公司荣誉

公司荣誉
星期一, 三月 26, 2007

谨防外国“窃”稀土

进入2007年1月份,稀土氧化钕的价格已经达到16万元-17万元/吨,稀土氧化镨也在15万-16万/吨。金属钕、金属镨则更是在22万元/吨的高位摇摆。与此同时,以稀土高科(600111.SH)为代表的稀土资源企业也受到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战略资源的政策趋紧,稀土等我国优势矿产资源价格将回归本位。而且,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稀土资源企业的集中度将提高,从而我国龙头企业在定价权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性。同时,我国以稀土为原材料的生产企业也将提升企业价值。
  稀土价格强劲上涨
  记者粗略计算,上述热销的稀土价格,较去年12月份普遍上涨了40%-50%。而自2005年下半年起,稀土价格就开始逐步回升。
  据了解,自去年国家出台降低稀土的出口退税率和出口配额、对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和部分稀土金属征收10%的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政策后,稀土精矿、碳酸稀土、氧化钕和氧化镨钕等产品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回升。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份,稀土精矿价格由2005年底的2000元/吨上涨至2600-2800元/吨,涨幅为30%至40%。 “金属镨钕的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估计上涨幅度和速度都会减小。”我国资深稀土研究专家、包头稀土研究院原院长马鹏起向上海证券报表示,镨、钕等占稀土比例约20%,铈等占稀土比例约80%。也就是说,生产1吨镨,伴随着生产3、4吨铈,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稀土品种的价格还有可能下跌。但是,市场却对稀土价格仍然看涨。
  上游企业确立“话语权”
  记者注意到,就在稀土价格上涨同时,稀土生产企业开始加强价格和资源控制。
  据了解,国内稀土第一大生产企业稀土高科从去年5月份开始,对长年的下游客户采取“限量供应稀土精矿”的销售策略。具体的做法是,公司统计从2004 年到2006年1-5月份期间,下游客户年平均所需稀土用量,在此基础上,从5月份开始,只提供客户原年均用量的70%。并表示,未来根据价格走势情况,不排除将稀土精矿供应量缩减至客户原年均用量的50%。
  稀土高科相关人士表示,为了充分享受部分产品如氧化钕和氧化镨钕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稀土高科2007年将实施“以物易物”的销售方式。
  具体操作规则是:1.公司提供给下游客户100吨的稀土精矿,客户必须返还5吨氧化钕或者5.2吨的氧化镨钕;2.公司另外补偿给下游客户31.8万元。这相当于下游客户只赚取加工费,或者说相当于稀土精矿价格由目前的2700至2800元/吨变相上涨2000元(或上涨71%)至4800元/吨。而且,一旦实施该种销售策略,公司将有可能控制到全国镨钕市场产量的60%。
  控制了资源,也就控制了价格的话语权。对此,湖南有色公司董事长兼有色金属副会长何仁春表示,自2005年以来,高层已充分意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径,尤其对于我国储量丰富的战略资源价格长期上不来,国内企业不能形成这些资源的定价权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局面正在扭转。
  下游企业同样利好
  “受稀土价格上涨影响,去年10月份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做了一次上调。”中科三环一位内部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截止目前,金属钕的价格约22万元/吨。价格相对稳定,因此,今年产品价格如何调整还要看资源市场和消费两个市场的情况。
  马鹏起向记者介绍,稀土可应用领域非常多,“但其主要消费领域在磁性材料方面,其他方面用量相对少些。”所谓磁性材料,即钕铁硼(NdFeB)磁体。
  稀土价格上涨,恰恰波及到诸如中科三环(000970)、宁波韶生(600366)、太原刚玉(000795)等以磁性材料为主业的企业。
  “价格提高了,相当于行业准入的门槛提高了,许多低端企业将被挤出市场,竞争压力反而小了。”中科三环该人士表示,实际上,中央政府加强稀土资源的控制,导致稀土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而言也是利好消息。另外,“磁性材料需求旺盛,每年能够保持15%的增长率。”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人均磁性材料消耗值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指标之一,快速发展的中国在磁性材料需要量方面必然增长。 “我国稀土磁体产量在世界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因此,总的来说,把资源价格控制住,无论这对稀土资源的源头企业、还是对下游的磁体生产企业都是有利的。”该人士说。
  国家将加强稀土产量调控
  虽然目前稀土价格上涨势头强劲,但就在前年,其价格还低得惊人。稀土学会常务理事张宏江告诉记者,1998年上半年起,稀土价格因产能过剩大幅下滑, 2004年左右价格探底后一直持续到2005年上半年,前后低迷长达7年之久。特别是,2004年氧化钕跌破5万元/吨整数关口,已降至历史的最低点,生产厂家几乎亏本,无法正常维持生产。
  稀土卖了‘土价钱’让人记忆犹新。”稀土研究专家、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王淑玲说,现在稀土价格回升完成归功于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据了解, 2005年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出台了取消出口退税率、减少出口配额、加收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政策,对稀土价格的回归起到关键作用。而从记者了解到情况看,今年政策还将进一步紧缩。
  例如在出口环节,商务部就体现出紧缩性,进一步加强稀土出口企业管理 。日前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的《2007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入册企业仅39家,与2006年相比,减少了8家。而此前,中国稀土生产与贸易的出口企业有200家之多。
  “包括稀土在内的一些战略性资源政策正在制定之中。”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说。他向上海证券报证实,今年稀土在生产环节将由指导性变为指令性,进一步加强产量调控。
  熊必琳表示,稀土作为我国在世界上少有的优势战略资源,虽历了近50年发展,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资源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国内应用发展迟缓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稀土工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国家将加强稀土资源管理、外贸出口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做强做大。”熊必琳说。
  ■专家视点
  谨防外国“窃”稀土
  “与控制产量相比,向国外出口的闸门更为重要。”稀土研究专家、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王淑玲向上海证券报表示。
  据了解,近几年,由于出口闸门遏制不住,我国稀土资源低价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我国加强了稀土出口管理,但仍有企业钻政策的空子。“一些国家得便宜还卖乖,反过来向我国稀土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另一位资源专家表示,长期以来,部分外商采用投机方式获取我国稀土资源,致使我国稀土出口量日渐增加,价格却大幅下降,这是导致我国占有优势资源,却不能享受资源收益。
  据统计,2005年我国稀土年出口量已比1990年翻了9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因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近年来又大规模在我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由此,我国所实施的稀土产品配额制一定程度上已被架空。
  由于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我国进口。目前国外 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从我国进口。同时,外企大规模在国内建厂,据了解,目前仅内蒙古就有近10家外资工厂,这些企业在当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我国出口配额限制。
  无机盐协会秘书长王孝峰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国内企业仅加工到头几道工序就出口到国外深加工,把耗能、耗水、高污染的工序留在了国内。国外企业拿到初级产品,提纯后产品增值10倍。
  “实际上,控制出口对保护优势矿产资源更为重要。”王淑玲分析认为,生产出来可以暂时储备,等价格合理后再出售。
  王孝峰也表示,国家应尽快完善出口管理政策,保护战略资源。首先,应每年对稀土新产品进行评审后确定出口范围,对出口种类实行动态管理。对钕、铕、镝、铽等储量小,尤其是世界罕见的南方离子型重稀土矿,严格限制出口。二是出口稀土产品目录应进一步细化便于分类管理。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新产品也不断涌现。目前出口时仅将稀土产品简单分为氧化物、盐类和金属三种,管理较粗。三是加强协调,打破稀土生产的地区、行业分割,赢得中国出口定价话语权。四是限制初级产品的大量出口,不能做砸锅卖铁的买卖。
  
贱卖稀有金属,是十足的卖国!
  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0%。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合金、半导体数据传输、航天产品的制造。
  钨:我国世界储量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为85%。主要用于硬质合金、特种钢等产品,并被广泛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被称为“工业的牙齿”。钨能耐高温,所以钨合金被大量用在机械、武器工业中。
  钼: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应量的24%。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在军事工业中应用广泛,被称作“战争金属”。
  稀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供应量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用于制造复合材料,镁、铝、钛等合金材料,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味精”。
  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50%。主要用于夜视仪、热成像仪、石油产品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生产,并被广泛用于光纤通讯领域。
  此外,钽、锶、锑、镉、铱、铋、铑、钛、镍、锆、铬、钴等等及镍铬、镍铬硅、镍铝、钛铝、铁镍等等,在欧洲这些很多都是战略金属在国防建设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有些已经用于宇宙飞船的制造及军事应用。
  近年来国际铟消费量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日韩等国已经出台了具体措施,加强包括铟在内的许多小金属的战略储备。日本是在去年年底宣布,要增加 14种战略金属储备,其中就包括铟,有钨、钼,锗等等这些金属,每年要增加这个储备。韩国是今年3月份,也公布和日本相应的一些类似的一些政策,也是增加国家政府,国家的储备日本经济产业省前不久组织了由稀有金属供应商、稀有金属用户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的研讨会,共同研究确保钒、铬、锰、钴、镍、钼、铂、银、铜、钨、铟以及稀土等31种稀有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对策。
  据了解,日本的稀有金属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日本每年消费总量90%的钨从中国进口,截至2005年10月,其国家储备为293吨,这些稀有金属大部分储存在日本茨城县的国家储备基地。日本产业界认为,政府计划将铟和稀土列入法定战略储备物资的原因除了其稀少之外,主要还因为这些资源控制在中国手里。如果不趁早储备相当数量的铟和稀土,很容易受制于人。
  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就曾说:“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
  日本产业用稀有金属过分依赖进口,不能保证稳定供应,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在稀有资源供应上受制于人(中国),除了官民齐动手,大量囤积从中国廉价购买的稀有金属外,并已经着手研究相应技术,开发替代材料。中国是稀有金属资源大国,尤其是许多制约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和军事用途广泛的稀有金属蕴藏量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很大。金属锆主要用于核工业反应堆、航天航空工业和武器制造,其中全球90%的锆在中国加工;铟主要用在液晶屏等高端的领域,全球80%的铟都产自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2005年我国稀土出口总额3.1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1.8亿美元,占总金额的 58.27%,排在首位,出口美国0.3亿美元,占 10.26%,排在第二位。此外,钨及钨制品出口总额7.3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2.3亿美元,占31.67%,排在首位,出口美国0.88亿美元,占 12.10%,排在第三位。其它稀有金属如铍、铬、锗、镓(含铟)等稀有金属出口总额为5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3.1亿美元,占61.8%;出口美国 0.55亿美元,占10.94%。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各种稀有金属矿和煤矿一样陷入了开采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我国的大量战略稀有金属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一些个人,单位,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和个人得失,对稀有金属开采滥挖乱采,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以铟为例,这种稀缺资源全球储备也不过若干吨,其中80%都出自我国。虽然在全世界来看,铟都属于稀缺资源,但我国的铟资源却相对比较丰富。不过,我国的铟开采出来却大多销往了国外,特别是日韩。日本的消费量占到全球的70%,所以中国基本上90%以上都是出口,而且铟主要是用在液晶显示屏.目前中国哄采铟的厂子过百,出售竞相压价,它的合理价位应该在3000-5000美元,而国际价格仅1000美元上下。当年竟然贱卖到50美元一公斤,连采矿成本都不到!一个专家说起来就忍不住流泪。同时,日本正在利用我国稀有金属生产、出口管理上的漏洞,化整为零,用比国际更低的价格,加紧分批从中国各个小厂零星采购铟。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资源匮乏,到那时就该中国人反过来去“扳”别人的下巴了。
  铟如此,稀土、钨等一大批稀有金属资源,又何尝不是在这样毫无节制和管理地滥采贱卖呢?!拥有紧缺资源就拥有“话语权”。
  稍微留心的人都知道,巴西、澳大利亚在铁矿石资源上卡中国脖子的事,人家满天要价,宝钢等中国企业十分无奈。而我们身在 “宝山”,却把稀有金属弃若蔽履,由于这些行业的管理者目光短浅,为了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任意抛洒,廉价竞售,不惜在外商面前竞相压价,连定价的“话语权”都统统拱手相送!
  稀有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命脉。在为了GDP增长而引进外资时,我们是为那些不断被更新和淘汰的所谓“知识产权”付出了高昂代价的,可是在不可再生的、卖一点就少一点的、甚至可以用以制作精确制导武器来攻击自己的稀有金属资源面前,有人却鼠目寸光,浑浑噩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不到它们的巨大战略价值,毫无战略头脑,毫无忧患意识,放任自流,眼睛只盯在一点点薄利上。真是“仔卖爷田不心痛”,连国家的发展和安全都不顾了!
  加强储备、对一些重要的有色金属的开采、生产和出口进行调控,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着手做的事情。比如说美国,尽管他们有相当多的矿产资源的储量都位居全球首位,但他们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矿产储备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美国封存了大量矿山,转而从国外进口矿产品。
  美日等国未雨绸缪,早已在为今后的激烈竞争甚至战争处心积虑地进行战略物资囤积了。而我们国家的一些利害部门和利益集团,为了区区小团体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还在做着断子绝孙、并为外国谋利益的种种勾当?

产业战略缺失 中国稀土岂能为人做嫁衣
  随着经济的繁荣,一般来说产品的价格都要上涨。作为原料、能源等上游产品的价格,更是呈放大倍数的上涨。近三四年来,我们就见证了石油、铁矿石、铜精矿等大宗原料国际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
  
   经济学同时认为,当某一势力对一种产品的供应量占有一定的比例时,就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也就是说,这种垄断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还不到50%,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石油的价格。
  
  当然也有例外,稀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拥有稀土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但是在世界市场却没有相应的话语权。最近15年以来,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稀土价格却下降了36%。同时,中国所生产的稀土产品多为低端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只有区区1%~5%。
  
  一个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中国稀土产业到底怎么了?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我国稀土产业研究专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柳正。柳正对中国稀土产业状况、世界稀土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中国稀土产业的见解。
  缺专利 中国稀土只能“为人做嫁衣”
  
  根据美国矿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稀土氧化物的储量为8900万吨,占世界的59%。中国有关方面估计的数据虽然较低,但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的稀土资源品种较为齐全。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冕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轻稀土元素,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重稀土元素蕴藏丰富。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北、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以包头稀土资源为主、四川稀土资源为辅,构成轻稀土生产体系;南方以江西、广东的离子型稀土矿为主要资源,构成中重稀土生产体系。
  
   目前,中国稀土矿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吨,冶炼加工年处理能力超过16万吨,产品产量和供应量均达到世界总量的90%以上。2005年,中国稀土初级产品产量为11.87万吨,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达到10.39万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
  
  然而,中国生产的稀土产品却主要是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粉等中低端产品,国内使用的高端产品则大部分需要进口。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一直以低、中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5%,而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高级稀土金属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量的25%左右。
  
   研究表明,在稀土产品的价值链上,稀土精矿、新材料和元器件的价值之比为1∶50∶500,中国丰富的资源蕴藏量和巨大的冶炼加工能力实际上是在替人做嫁衣。
  
  稀土产品分为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低端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高端产品)。目前中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独树一帜,但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专利。这些专利不仅代表着技术,还意味着市场和利益,制约了中国稀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
  
  具有“永磁之王”称号的钕铁硼是使用量最大的稀土功能材料,2005年全球产量为5.5万吨,其中3.5万吨为中国生产。但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的技术专利则分别属于日本住友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两家公司还达成协议,规定同类产品若进入日本、美国或欧洲市场,必须同时购买双方的专利,并收取5%的销售提成。
  
  柳正指出,发达国家的企业采取跑马圈地的方式,利用其稀土专利技术优势对中国稀土产业进行扼制,攫取了稀土产品生产的大部分利润。另外,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很多附加值高、价格昂贵的高端稀土产品,中国企业没有权利进行生产加工,国际市场份额也被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



杰夫实业
许彪
销售部

东莞市杰夫阻燃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水平工业区杰夫工业园
Zip: 528770
Tel: 0086-769-83120165
FAX: 0086-769-83101592
Mobile:13929211059
EMAIL: xubiao_1996(at)hotmail.com
samjiefu(at)gmail.com

Jiefu Chemical industry LTD . (Our imports and exports company )
公司网址: http://www.jiefu.com
blog: http://jiefuantimonytrioxide.blogspot.com

0 comments:

同行知名企业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Sam Xu ] : Code Name BlackCat 2.0.0